网站首页 > java教程 正文
自定义注解可以标记在方法上或类上,用于在编译期或运行期进行特定的业务功能处理。在 Java 中,自定义注解使用 @interface 关键字来定义,它可以实现如:日志记录、性能监控、权限校验等功能。
在 Spring Boot 中实现一个自定义注解,可以通过 AOP(面向切面编程)或拦截器(Interceptor)来实现。
1.实现自定义注解
下面我们先使用 AOP 的方式来实现一个打印日志的自定义注解,它的实现步骤如下:
- 添加 Spring AOP 依赖。
- 创建自定义注解。
- 编写 AOP 拦截(自定义注解)的逻辑代码。
- 使用自定义注解。
具体实现如下。
① 添加 Spring AOP 依赖
在 pom.xml 中添加如下依赖:
<dependencies>
<!-- Spring AOP dependency -->
<dependency>
<groupIdorg.springframework.boot</groupId>
<artifactIdspring-boot-starter-aop</artifactId>
</dependency>
</dependencies>
② 创建自定义注解
创建一个新的 Java 注解类,通过 @interface 关键字来定义,并可以添加元注解以及属性。
import java.lang.annotation.*;
@Target(ElementType.METHOD)
@Retention(RetentionPolicy.RUNTIME)
public @interface CustomLogAnnotation {
String value() default "";
boolean enable() default true;
}
在上面的例子中,我们定义了一个名为 CustomLogAnnotation 的注解,它有两个属性:value 和 enable,分别设置了默认值。
- @Target(ElementType.METHOD) 指定了该注解只能应用于方法级别。
- @Retention(RetentionPolicy.RUNTIME) 表示这个注解在运行时是可见的,这样 AOP 代理才能在运行时读取到这个注解。
③ 编写 AOP 拦截(自定义注解)的逻辑代码
使用 Spring AOP 来拦截带有自定义注解的方法,并在其前后执行相应的逻辑。
import org.aspectj.lang.ProceedingJoinPoint;
import org.aspectj.lang.annotation.Around;
import org.aspectj.lang.annotation.Aspect;
import org.springframework.stereotype.Component;
@Aspect
@Component
public class CustomLogAspect {
@Around("@annotation(customLog)")
public Object logAround(ProceedingJoinPoint joinPoint, CustomLogAnnotation customLog) throws Throwable {
if (customLog.enable()) {
// 方法执行前的处理
System.out.println("Before method execution: " + joinPoint.getSignature().getName());
long start = System.currentTimeMillis();
// 执行目标方法
Object result = joinPoint.proceed();
// 方法执行后的处理
long elapsedTime = System.currentTimeMillis() - start;
System.out.println("After method execution (" + elapsedTime +
"ms): " + customLog.value());
return result;
} else {
return joinPoint.proceed();
}
}
}
④ 使用自定义注解
将自定义注解应用于需要进行日志记录的方法上,如下代码所示:
@RestController
public class MyController {
@CustomLogAnnotation(value = "This is a test method", enable = true)
@GetMapping("/test")
public String testMethod() {
// 业务逻辑代码
return "Hello from the annotated method!";
}
}
2.实际工作中的自定义注解
实际工作中我们通常会使用自定义注解来实现如权限验证,或者是幂等性判断等功能。
幂等性判断是指在分布式系统或并发环境中,对于同一操作的多次重复请求,系统的响应结果应该是一致的。简而言之,无论接收到多少次相同的请求,系统的行为和结果都应该是相同的。
3.如何实现自定义幂等性注解?
下面我们使用拦截器 + Redis 的方式来实现一下自定义幂等性注解,它的实现步骤如下:
- 创建自定义幂等性注解。
- 创建拦截器,实现幂等性逻辑判断。
- 配置拦截规则。
- 使用自定义幂等性注解。
具体实现如下。
① 创建自定义幂等性注解
@Retention(RetentionPolicy.RUNTIME) // 程序运行时有效
@Target(ElementType.METHOD) // 方法注解
public @interface Idempotent {
/**
* 请求标识符的参数名称,默认为"requestId"
*/
String requestId() default "requestId";
/**
* 幂等有效时长(单位:秒)
*/
int expireTime() default 60;
}
② 创建拦截器
@Component
public class IdempotentInterceptor extends HandlerInterceptorAdapter {
@Autowired
private RedisTemplate<String, Object> redisTemplate;
@Override
public boolean preHandle(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,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, Object handler) throws Exception {
Method method = ((HandlerMethod) handler).getMethod();
Idempotent idempotent = method.getAnnotation(Idempotent.class);
if (idempotent != null) {
// 获取请求中的唯一标识符
String requestId = obtainRequestId(request, idempotent.requestId());
// 判断该请求是否已经处理过
if (redisTemplate.opsForValue().get(idempotentKey(requestId)) != null) {
// 已经处理过,返回幂等响应
response.getWriter().write("重复请求");
return false;
} else {
// 将请求标识符存入Redis,并设置过期时间
redisTemplate.opsForValue().set(idempotentKey(requestId), "processed", idempotent.expireTime(), TimeUnit.SECONDS);
return true; // 继续执行业务逻辑
}
}
return super.preHandle(request, response, handler);
}
private String idempotentKey(String requestId) {
return "idempotent:" + requestId;
}
private String obtainRequestId(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, String paramName) {
// 实现从请求中获取唯一标识符的方法
return request.getParameter(paramName);
}
}
③ 配置拦截器
在 Spring Boot 配置文件类中,添加拦截器配置:
@Configuration
public class WebConfig implements WebMvcConfigurer {
@Autowired
private IdempotentInterceptor idempotentInterceptor;
@Override
public void addInterceptors(InterceptorRegistry registry) {
registry.addInterceptor(idempotentInterceptor)
.addPathPatterns("/**"); // 拦截所有接口
}
}
④ 使用自定义注解
最后,在需要进行幂等控制的 Controller 方法上使用 @Idempotent 注解:
Java
@RestController
public class TestController {
@PostMapping("/order")
@Idempotent(requestId = "orderId") // 假设orderId是从客户端传来的唯一标识订单请求的参数
public String placeOrder(@RequestParam("orderId") String orderId, ...) {
// 业务处理逻辑
}
}
这样,当有相同的请求 ID 在指定的有效期内再次发起请求时,会被拦截器识别并阻止其重复执行业务逻辑。
小结
自定义注解被广泛应用于日常开发中,像日志记录、性能监控、权限判断和幂等性判断等功能的实现,使用自定义注解来实现是非常方便的。在 Spring Boot 中,使用 @interface 关键字来定义自定义注解,之后再使用 AOP 或拦截器的方式实现自定义注解,之后就可以方便的使用自定义注解了。
课后思考
那么问题来了,AOP 和拦截器的底层实现原理是啥呢?欢迎评论区留言互动。点赞超过 20,更新下篇文章。
本文已收录到我的面试小站 [www.javacn.site](https://www.javacn.site),其中包含的内容有:Redis、JVM、并发、并发、MySQL、Spring、Spring MVC、Spring Boot、Spring Cloud、MyBatis、设计模式、消息队列等模块。
猜你喜欢
- 2024-09-27 在Spring Boot项目中创建和使用自定义注解
- 2024-09-27 这一篇 Java 注解,写得太好了(java注解使用)
- 2024-09-27 学习廖雪峰的JAVA教程---注解(定义注解@interface)
- 2024-09-27 自定义注解妙用,一行代码搞定用户操作日志记录,你学会了吗?
- 2024-09-27 Spring Boot 整合mybatis,使用注解的方式(自动生成注解)
- 2024-09-27 使用自定义注解和切面AOP实现Java程序增强
- 2024-09-27 Java-注解有什么用?该怎么用?(java 注解的作用)
- 2024-09-27 Java 17中的元注解:自定义注解的行为
- 2024-09-27 自定义注解你真会用吗?(说说自定义注解的场景及实现)
- 2024-09-27 java自定义日志注解(自定义注解实现日志)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- 最近发表
-
- Java常量定义防暴指南:从"杀马特"到"高富帅"的华丽转身
- Java接口设计原则与实践:优雅编程的艺术
- java 包管理、访问修饰符、static/final关键字
- Java工程师的代码规范与最佳实践:优雅代码的艺术
- 编写一个java程序(编写一个Java程序计算并输出1到n的阶乘)
- Mycat的搭建以及配置与启动(mycat部署)
- Weblogic 安装 -“不是有效的 JDK Java 主目录”解决办法
- SpringBoot打包部署解析:jar包的生成和结构
- 《Servlet》第05节:创建第一个Servlet程序(HelloSevlet)
- 你认为最简单的单例模式,东西还挺多
- 标签列表
-
- java反编译工具 (77)
- java反射 (57)
- java接口 (61)
- java随机数 (63)
- java7下载 (59)
- java数据结构 (61)
- java 三目运算符 (65)
- java对象转map (63)
- Java继承 (69)
- java字符串替换 (60)
- 快速排序java (59)
- java并发编程 (58)
- java api文档 (60)
- centos安装java (57)
- java调用webservice接口 (61)
- java深拷贝 (61)
- 工厂模式java (59)
- java代理模式 (59)
- java.lang (57)
- java连接mysql数据库 (67)
- java重载 (68)
- java 循环语句 (66)
- java反序列化 (58)
- java时间函数 (60)
- java是值传递还是引用传递 (62)
本文暂时没有评论,来添加一个吧(●'◡'●)